“传家宝”人生八乐:古人养生“九”口诀之“八乐”养生法
在中国古代,士大夫和文人雅士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,更注重精神和身心的和谐统一。
清代医学家石成金提出的“八乐”养生法,便是这一追求的生动体现。
这“八乐”——静坐之乐,读书之乐,赏花之乐,玩月之乐,观画之乐,听写之乐,狂歌之乐,高卧之乐宛如一系列精致细腻的画卷,将生活中的诗意与哲理融为一体,化为日常养生的智慧之源。成为古代文人理想生活的写照。
“八乐”养生法
静坐之乐 • 静坐清心,时光几何
“养我心,静我性,静养心性常安定”,静坐之乐,是最让石成金受用的乐事,为一种超越阶层的乐趣,富商、权贵、平民皆可享。北宋诗神苏轼也非常推崇静坐养生,曾写到“无事此静坐,一日似两日,若活七十年,便是百四十”。
静坐之乐关键在于,于繁忙中偷得浮生半日闲,每日片刻静坐,心无旁骛,乐在其中。如浊水静置变清,静坐让思绪沉淀,忘却烦忧,逍遥自在。勿让一生困于名利场,忙碌焦虑中虚度光阴,珍惜时光,体验静坐带来的内心平和与清明。
读书之乐 • 书香盈袖,智润人生
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千钟粟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在石成金眼里,读书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,它无关年龄、性别或职业,能使人终身受用。书籍中包罗万象,诵读诗文,品味深意,学问在默默积累中愈发深厚,智慧在反复咀嚼中不断更新。即便是愚钝之人,亦能在书海中启迪心智;即使是迷茫之辈,亦能从字里行间找到方向。
不论是酷暑严冬,还是晨曦夜幕,只需一方宁静之地,一盏柔和之光,便可与与历代先贤促膝长谈,体会那份超越世俗的欢愉。真正的读书人,不为功名利禄所累,只为那份纯粹的乐趣,那份心灵的滋养。在书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赏花之乐 • 简花野趣,心赏自然
春风里桃李竞艳,夏日荷叶托起骄阳,秋意中桂花飘香、菊花傲霜,冬雪下梅花独秀。赏花,实为追求生命之美,敬畏并热爱着大自然的每一份馈赠。真正赏花之人,不拘于名贵品种,正如村酿不逊于名酒,平凡的野花野草亦能打动心灵。
石成金认为种花宜简,让花儿自在生长,免于雕琢与瓶插,如此方能领悟赏花乐趣。若为花劳神伤财,沦为花之附庸,反失本心。追求闲适雅致的人,不必自寻麻烦。
在繁忙之余,漫步花海,让花香浸润心田,花色愉悦双眼,这份恬静的享受无需费力栽培,亦无需破费购买,只需一颗懂得欣赏的心,便能尽享花之妙趣,于自然之美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才是赏花之乐。
玩月之乐 • 月映古今,心归恬淡
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”自古以来,月亮便是文人墨客灵感的源泉,于静谧中见证着历史的更迭,承载着无数的悲欢离合。
石成金将月亮比作无价的“古董”,古董虽贵,却真伪难辨;而月亮,历千古而照耀,无须金银相许,无需劳神费力,是人人可享、最真实、无价的自然瑰宝,却常被世人忽略,实在可惜。
每逢月满东升,静坐其下,或轻吟浅唱,或凝眸观赏,那份超凡脱俗的宁谧与美好,令心神俱畅,灵台清明。月亮,这位缄默不语的历史守望者,以其恒久不息的华彩,启迪着人们去探寻内心的恬淡与均衡。
观画之乐 • 画里乾坤,心游万物
在石成金看来,鉴赏画作,以山水画最为上乘,人物画与花卉画紧随其后,各展风华,而描绘虫鸟之作也不乏生动之趣。观画之乐,在于心灵与画面的交融,仿佛身临其境,山水之间,碧水连天,花鸟楼阁,无一不令人心旷神怡。
夏时,观雪景图卷,皑皑白雪覆盖山川,顿感凉意沁入心脾,暑气消散。冬日,览炎热景象,驱散寒意,心神俱暖。人物画中,神态各异,情愫万千,令人遐想;花卉虫鸟,生机盎然,跃然纸上,呼之欲出。这般雅趣,无穷无尽,是人生的一大乐事。
听鸟之乐 • 百般音韵,自然之声
石成金喜爱聆听鸟儿的鸣叫,百般音韵,恍若置身于幽谷之巅,碧树之杪,沉浸于尘世之外的静谧与恬淡。此时此刻,万籁俱寂,唯有鸟语花香,一派生机盎然。
然,石成金又言“笼中之鸟,其音凄惨,予则不忍闻之。"与笼中鸟的凄惨叫声不同,野外的鸟无拘无束,洋溢着自由与欢快的鸟鸣声,是世间任何精心编排的乐章都难以企及的纯粹与美好。
尊重自然领悟生命之美,珍惜每一抹生命的色彩,珍爱这片赋予人类无限灵感与慰藉的绿色家园。
狂歌之乐 • 诗里狂歌,怡情悦性
石成金热爱沉浸在那些钟爱的诗行里,将它们熟记于心,每当诵读之后,诗意的余韵缭绕心头,便会纵情于闲暇之中,信手拈来,随性吟唱。这份不拘于格调,不按谱律,任意驰骋的歌唱方式,让人心胸开朗,快乐的源泉仿佛从天而降,不知今夕何夕,身处何方,只觉天地间弥漫的皆是无垠的欢愉与自由。
石成金的狂歌之乐,于无形中淬炼情操,歌声振荡于胸臆之间,强健肺腑的同时,悄然涤荡心中阴霾,令不良情绪消融无踪,精神得以开阔,体验生命的纯粹与美好。
高卧之乐 • 羲皇之乐,需知三弊
石成金言“五六月之间,高卧北窗之下,遇有凉风徐来,自谓是羲皇上人,此渊明得意事也”,夏日,铺上凉爽的垫子或竹席;冬天,则换上温暖、松软的褥垫与毛毯。让身躯自由伸展,便可体验不逊于陶渊明笔下的闲适与乐趣。
然,享受高卧之乐时,有三件事需特别注意:
一是,不宜让思绪泛滥,若心神劳逸无度,精神的损耗将远超平日;
二是,忌餐后即卧,以免食物滞留,脏腑受损,疾病便由此滋生;
三是,睡眠时应防风,因人体在睡眠时毛孔疏松,寒风易侵入体内,轻则感冒,重则可能导致中风,对健康大为不利。
若能妥善避开这三件事,便能日复一日,月复一月,悠然享受那被世人所称道的“羲皇之乐”(高卧之乐),让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和恢复。
注:“八乐”养生法出自《养生镜》,清石成金撰,杨瑞葆删订。不分卷。成金字天基,号惺斋愚人,扬州(今属江苏)人。于康熙三十六年(1697) 撰成《传家宝》一书,论述立身养生治家处世之道。